乐鱼体育新材料有限公司
联系人:陈经理
手机:13953450770
13791375665
厂电:0534-5773665
传真:0534-5773665
邮箱:leyucom@qq.com
网址:www.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北环路
乐鱼体育-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李江梅 报道 近来美国的“反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风潮愈演愈烈,在短短的一两年间,ESG从一个人人追捧的明星概念,变成外国商界领袖和投资者们避而不及的“烂摊子”。华尔街的一些公司正下令关闭曾经风光一时的ESG基金,有的公司在2023年的年报中刻意抹除ESG的字眼,美国知名财经媒体《华尔街日报》甚至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将ESG评价为“美国企业界的最新脏话”(The Latest Dirty Word in Corporate America: ESG)。 反观国内,ESG光鲜时髦。现如今,ESG报告已经成为中国上市公司的“第二财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超过1700家上市公司单独编制并发布2022年ESG相关报告,占比达34%,数量同比净增加近600家。 ESG为何会失去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ESG真的行至“穷途末路”了吗?2024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ESG? 从这些问题出发,《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下称中财大绿金院)高级学术顾问、教授,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在他看来,近几年ESG被刻意贴上了“政治化”的标签,成为股东为追逐短期商业利益放弃承担社会责任而寻找的“替罪羊”,但这股“反ESG”的浪潮是不可能持续的,因为ESG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01从被追捧到被嫌弃,ESG真的行至“穷途末路”了吗? 继2004年联合国在倡议报告“Who Cares Wins”(在乎者赢)首次提出ESG概念,发展至今已有将近20年的时间。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提出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其中包含消除贫困、消除饥饿、健康福祉、优质教育、气候行动等17个目标,旨在2015年到2030年间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3个维度的发展问题。 “ESG本身是不带有任何政治色彩的,它代表着人类的文明,本意是站在这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高位上,对企业提出要求。而这些目标都是好事,是大家的共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施懿宸说道。 但为何这个为推进人类共同福祉而设立的ESG会被贴上“政治化”的标签,甚至被“泼脏水”?在施懿宸看来,这其中的根源在于由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全球能源保供危机。 施懿宸介绍,ESG大规模流行的黄金期是在2020年到2021年底,彼时清洁能源相关的股票大涨,投资者看好ESG的投资前景纷纷入场。据晨星公司(Morningstar)统计,2021年全球共有6490亿美元注入了专注于ESG投资的基金。 而自2022年俄乌战争开始后,全球能源供应短缺,火电、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的股票随之大涨。相较于传统化石能源,新能源投资成本高、见效慢,股票收益达不到投资者的预期回报,资本市场对ESG的概念逐渐“祛魅”,ESG投资热开始消退。 与此同时,“反ESG”的影子在美国右翼人士之间初现端倪,这种质疑声音借媒体舆论的东风逐渐向大众蔓延,进而引导了民众对ESG的看法。现如今,美国关于ESG的争论已经上升到价值观冲突的高度,不仅成为了两党竞争的靶子,甚至还演变为一场文化战争。 2022年7月份,美国右翼媒体主持人塔克·卡尔森(Tucker Carlson)在电视节目中公开抨击ESG是“迫使政府破坏本国经济的破坏性力量”;2023年5月份,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Ron DeSantis)签署一项法案,禁止州政府官员将公共资金用于促进ESG目标,并禁止ESG债券销售;2023年10月份,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的金融学教授阿斯瓦斯·达莫达兰(Aswath Damodaran)在《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中称:“ESG诞生于道貌岸然,在虚伪中孕育,在诡辩中出售,ESG现在面临着堆积如山的麻烦,而这些麻烦几乎都是它自己造成的……ESG已经无可救药了,它生动演绎了让善心战胜理智、让营销需求定义并驱动企业使命所产生的后果。” 从数据来看,ESG在美国确实在日渐式微。根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初以来,美国至少有17个州提出了反ESG法案,至少5个州颁布了反ESG法律。全球ESG基金也在近两年大规模缩水,据彭博社报道,2023年有20多只ESG基金被关闭;据晨星公司统计,2023年第4季度,全球可持续基金首次出现季度资金净流出,净流出额为25亿美元,其中美国的投资者从ESG基金中撤资额更是高达51亿美元。 对于当下ESG资金的退潮,施懿宸表示要理性看待:“虽然投资者因为短期内收益的波动对ESG产生了一些质疑,但这种状态并不会长期持续,俄乌战争早晚会结束,油价早晚会重新回归合理区间,到时候这些质疑的声音会自然而然地消失。而气候变化则是一个长久的议题。去年在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8次缔约方大会 (COP28)提出,要在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2022年底的3倍,即达到110亿千瓦水平,这表明未来市场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会继续增加。全球能源革命的进程是不可逆的,因此从长远的发展来看,ESG的大方向也是不可逆的。” 02整合包容,让中国特色ESG指标体系“走出去” 与ESG在国外的境遇不同,2023年,ESG在中国真正从一个商业术语走向成熟,并准备好接受市场和大众的检阅。 而ESG这个“舶来品”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迅速开枝散叶,自然有其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在施懿宸看来,ESG所推崇的理念与中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高度契合,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到“共同富裕”“双碳”目标,ESG无疑紧跟我国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迈进的每一个脚步。 施懿宸将2018年视为ESG在中国发展的元年,标志事件是2018年6月1日,A股被正式纳入MSCI(摩根斯坦利资本国际公司)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全球指数。因为所有纳入MSCI指数的上市公司需接受ESG评级, A股上市公司由此开启了接受MSCI ESG评级的道路。 更高的ESG评级成为上市公司稳健经营、规范治理的价值体现,也被认为是一家企业能够带来长期、优异、稳定的经济回报的参照系。一家企业在ESG方面的表现,也成为投资者评估企业的环境社会贡献,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自此之后,越来越多的A股上市企业开始重视ESG,并组建专门的ESG部门撰写ESG报告。而到了2022年,国家层面开始重视ESG,并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国内ESG体系的建设。”施懿宸讲道。 2022年3月份,国资委成立社会责任局,明确提出要“抓好中央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构建工作,指导推动企业积极践行ESG理念,主动适应、引领国际规则标准制定,更好推动可持续发展”,释放出积极推进企业ESG体系建设的明确信号。 2022年5月份,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其中提出探索建立健全ESG体系,要求央企进一步完善ESG工作机制,提升ESG绩效,在资本市场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立足国有企业实际,积极参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规则、ESG绩效评级和ESG投资指引;力争到2023年实现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 2023年7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的通知》,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编制ESG报告提供建议与参考。 施懿宸认为,中国在发展ESG的时候应该更加注重包容性,在让国外ESG标准“走进来”的同时,也让中国特色的ESG指标体系“走出去”。“我们在打造ESG评估体系时强调中国特色,并不代表着否定国际的ESG准则。这二者并不矛盾。”施懿宸强调。 2022年3月份,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两份ESG信息披露草案,并向全球的政府部门、智库、相关专业机构征询意见。2022年11月份,中国证监会就两份草案回复了修订意见。 施懿宸向《中国冶金报》记者介绍,证监会在回复函中强调,ISSB准则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框架,要更多体现对发展中国家的包容性。 “这里的包容性指的是要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发展目标都纳入进去。因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对于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侧重点是不一样,因此它们在ESG议题重大性上的排序也不尽相同。我们所说的发展中国特色ESG指标体系,实际上就是要把我们现在所重视的ESG议题融入进去。这也就是为什么中财大绿金院在开发ESG指标的时候,要强调‘1+1’,即既要兼顾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特色,又要参照国际主流指标体系。” “应该是整合包容,而不是对立。”施懿宸强调。 03与社会脉动同频,创造企业的长期价值 施懿宸提到,现在有大约1/3的A股上市企业完成了ESG方面的相关信息披露,但制造业企业实际上是低于这个比例的。 但施懿宸认为,由于ESG披露标准的缺失,目前我国无法强制要求所有上市企业进行完全的信息披露。 “正因为没有强制披露要求,企业在ESG报告中只会披露对其有利的信息。因此,我们要想发展ESG、发展可持续金融,先要把标准拿出来。我们在拿ESG要求企业的时候,如果没有标准,那么就极有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就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出现企业‘漂绿’行为。因此标准是首要的,有了标准之后才能去要求企业做信息披露,通过信息披露获得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交给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评级机构,把数据转化为一个评级,最后提供给投资人或金融机构,作为他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的参考信息,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DID(Data-Information-Decision)。” 施懿宸透露,证监会目前正在参考ISSB准则,加紧研究制定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标准,该标准有望在今年出台。 谈及钢铁行业在发展ESG方面取得了哪些进步、仍有哪些不足之处,施懿宸坦言:“每个行业都有其着重关注的ESG议题。钢铁行业作为八大控排行业之一,对环境这方面的重视程度要更高,但对社会和公司治理这两个方面的关注要稍微欠缺一些。我们能看到,这几年钢铁企业在碳减排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仍有一些未上市中小企业的碳排放量高居不下。” 对此,施懿宸建议:钢铁企业一方面要通过提升工艺水平,生产更高品质、更低碳环保的钢铁产品,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和公司治理这两方面的ESG建设,将供应商、供应链、消费者、员工等纳入企业利害关系,加大对产品安全、生产安全的重视程度。 “现在的投资者在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值得投资时,不再仅关注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如何,而要考虑其能否可持续发展、是否有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这就需要综合评估企业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代表着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基础。可是这种经济价值是否能够持续,就要看企业是否具备解决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因此也要具备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企业要想创造长期价值,就需要跟社会的脉动保持一致。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百年长青。”施懿宸在最后总结道。-乐鱼体育